怎樣的操作規範能確保高效送風口維護過程中的潔淨度?
在高效送風口(含均流膜)的維護過程中,確保潔淨度需依托標準化操作流程(SOP),從(cong) “準備 - 操作 - 收尾” 全流程控製汙染風險,核心是通過嚴(yan) 格的步驟管控、參數限定和驗證機製,將維護對潔淨室的影響降至最低。以下是具體(ti) 操作規範:
一、維護前的準備規範:從(cong) 源頭消除汙染隱患
方案確認與(yu) 文件記錄
提前製定《高效送風口維護作業(ye) 單》,明確維護內(nei) 容(如更換過濾器、清潔均流膜)、涉及區域、潔淨室等級、所需工具 / 物料清單(需標注潔淨級別,如 “百級用無菌手套”),並經潔淨室管理部門審批。
記錄維護前的環境基準數據:用塵埃粒子計數器檢測送風口下方 1 米處的粒子濃度(如≥0.5μm 粒子數)、區域壓差(如與(yu) 相鄰區的壓差≥5Pa)、溫濕度,作為(wei) 後續恢複驗證的依據。
工具與(yu) 物料的潔淨預處理
工具:螺絲(si) 刀、扳手等金屬工具需經 “純水清洗→超聲波除油(10-15 分鍾)→高溫烘幹(120℃,30 分鍾)→紫外線消毒(30 分鍾)” 處理,裝入密封潔淨盒(材質為(wei) 304 不鏽鋼或 PP,內(nei) 壁光滑無死角)。
耗材:新高效過濾器需在原包裝內(nei) 保持密封,拆封前用 75% 酒精擦拭包裝外表麵;均流膜需提前用純水衝(chong) 洗(若為(wei) 可清洗類型)並在潔淨烘箱中烘幹(60-80℃),避免殘留洗滌劑或纖維碎屑。
輔助材料:隔離用的塑料布、膠帶需選用低發塵材質(如醫用 PE 膜、潔淨級醋酸布膠帶),提前經潔淨室級清洗(禁止使用普通工業(ye) 膠帶,避免脫膠殘留)。
人員與(yu) 環境隔離準備
維護人員需提前 2 小時禁止吸煙、進食,避免口腔異味或食物殘渣汙染;進入潔淨室前按等級穿戴潔淨服(見前文 “人員防護”),並在風淋室中按規定時間(如百級區風淋 3 分鍾)吹淋,確保服裝表麵無浮塵。
在送風口周圍 1.5 米範圍用潔淨隔離膜搭建封閉區,隔離膜底部需壓在潔淨室地麵膠條下,頂部與(yu) 天花板密封,形成 “局部微環境”;若維護區域鄰近生產(chan) 區,需額外設置臨(lin) 時回風通道(如用柔性風管連接至排風口),維持隔離區內(nei) 負壓(比生產(chan) 區低 2-3Pa),防止汙染物外溢。
二、維護中的操作規範:控製每一步的汙染擴散
拆卸環節:避免積塵二次擴散
預清潔:先用潔淨壓縮空氣(經 HEPA 過濾,壓力≤0.3MPa) 從(cong) 送風口邊緣向中心斜 45° 角吹掃外表麵,去除浮塵;再用無塵布蘸取 75% 藥用酒精(禁止用工業(ye) 酒精,避免殘留雜質)輕輕擦拭框架,每塊無塵布僅(jin) 用一次,防止交叉汙染。
過濾器拆卸:鬆開固定螺栓時動作緩慢(轉速≤30r/min),避免振動導致過濾器內(nei) 積塵脫落;拆卸過程中,用便攜式高效吸塵器(吸口距過濾器表麵≤10cm) 同步吸除揚起的微粒,吸塵器排氣需直接接入潔淨室排風係統,不向室內(nei) 擴散。
舊過濾器處理:拆卸後立即用雙層潔淨袋密封(內(nei) 層熱封,外層紮口),標注 “已汙染”,由專(zhuan) 人帶出潔淨室,禁止在室內(nei) 暫存。
安裝環節:確保密封與(yu) 潔淨性
框架檢查與(yu) 清潔:過濾器拆卸後,用內(nei) 窺鏡檢查送風口內(nei) 部框架是否有鏽蝕、縫隙或殘留雜質,若有則用無塵布蘸純水擦拭(禁止用硬毛刷,避免刮傷(shang) 表麵),直至擦拭後的無塵布無可見汙漬。
新過濾器安裝:在潔淨包裝內(nei) 拆封過濾器(僅(jin) 接觸過濾器邊框,禁止觸碰濾材),核對過濾器型號、效率等級(如 H14 級)與(yu) 標識;安裝時確保過濾器密封墊(如矽膠墊)與(yu) 框架完全貼合,用扭矩扳手按 “對角均勻擰緊” 原則固定螺栓(扭矩值按廠家規定,如 8-10N・m),防止過鬆導致泄漏或過緊壓壞濾材。
均流膜安裝:若需更換均流膜,需確保膜片平整無褶皺,邊緣用潔淨膠條固定(膠條寬度≥1cm,避免外露黏性部分吸灰),安裝後檢查膜麵是否有破損、透光不均(透光不均可能因安裝歪斜導致氣流分布異常)。
關(guan) 鍵動作禁忌
禁止在維護區域內(nei) 咳嗽、打噴嚏(若需咳嗽,需轉身背對隔離區並用潔淨口罩遮擋);禁止將工具、耗材放在地麵或非潔淨台麵上(需放在潔淨托盤內(nei) )。
若維護過程中不慎掉落物品(如螺絲(si) ),需立即用潔淨鑷子夾取,並用酒精消毒後再使用;若物品汙染嚴(yan) 重(如接觸地麵),直接按廢棄物處理,禁止二次使用。
三、維護後的收尾規範:驗證潔淨度恢複
環境清潔與(yu) 隔離拆除
先拆除工具、廢棄物,再按 “從(cong) 內(nei) 到外” 順序拆除隔離膜(避免觸碰已清潔區域),用潔淨吸塵器(帶 HEPA filter)清掃地麵散落微粒,吸塵路徑按 “S 形” 覆蓋全區域,避免遺漏角落。
對維護中接觸過的設備表麵(如送風口框架、鄰近牆麵),用無塵布蘸純水二次擦拭,去除可能殘留的酒精或膠痕。
性能與(yu) 潔淨度驗證
泄漏檢測:用氣溶膠光度計(如 PAO 檢漏法)檢測過濾器邊框、密封墊及安裝縫隙,若泄漏率>0.01%(針對 H14 級過濾器),需重新緊固或更換過濾器;檢測時采樣頭距表麵 3-5cm,移動速度≤5cm/s,確保無死角。
環境參數複測:開啟送風口風機運行 30 分鍾後,檢測區域內(nei) 粒子濃度(需符合原潔淨等級,如百級區≥0.5μm 粒子≤352 個(ge) /m³)、壓差(恢複至維護前水平)、均流膜出風均勻性(用風速儀(yi) 檢測膜麵各點風速,偏差≤±15%)。
文件記錄歸檔:將維護時間、人員、更換部件型號、檢測數據(附光度計 / 粒子計數器打印報告)錄入《潔淨室設備維護台賬》,保存至少 3 年(滿足 GMP、ISO 14644 等標準追溯要求)。
四、特殊場景的強化規範
無菌潔淨室(如製藥 B 級區):維護後需額外進行表麵微生物檢測(用接觸碟采樣框架、地麵,培養(yang) 48 小時後菌落數≤1cfu / 碟)和浮遊菌檢測(采樣時間≥30 分鍾,菌落數≤10cfu/m³)。
高精密行業(ye) (如半導體(ti) 光刻區):均流膜安裝後需用激光粒子計數器檢測 “0.1μm 以下超細粒子”,確保無因維護產(chan) 生的納米級汙染。
核心原則總結
高效送風口維護的潔淨度控製,本質是 “用確定性步驟替代隨意性操作”—— 通過限定工具處理方式、動作幅度、參數標準(如扭矩、風速偏差),並以數據(粒子數、菌落數)驗證結果,而非依賴人員經驗。對於(yu) 高風險行業(ye) ,需定期對維護人員進行操作考核(如模擬泄漏處理),確保 SOP 的嚴(yan) 格執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