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測試淨化新風櫃的安裝效果?
測試淨化新風櫃的安裝效果,需從(cong) 風量與(yu) 風壓、過濾效率、密封性、噪音控製、功能穩定性等核心維度入手,結合專(zhuan) 業(ye) 工具和直觀方法驗證,確保設備達到設計標準。以下是具體(ti) 測試方法和判斷標準:
一、基礎運行與(yu) 風量測試(驗證送風效率)
風量實測
測量每個(ge) 送風口的麵積(長 × 寬,單位:㎡);
用風速儀(yi) 在送風口中心位置(距離風口 10cm 處)測試風速,連續測 3 次取平均值(單位:m/s);
計算單風口風量:風量(m³/h)= 風速 × 麵積 ×3600,所有送風口風量總和即為(wei) 總送風量。
工具:風速儀(yi) (精度≥0.1m/s)、卷尺。
方法:
判斷標準:總送風量應≥設備標稱值的 90%(如標稱 300m³/h,實測需≥270m³/h),若低於(yu) 80%,可能是管道堵塞、彎頭過多或安裝時濾網未拆保護膜。
風壓測試(針對管道阻力)
工具:風壓計(量程 0-500Pa)。
方法:在設備出風口(未接管道時)和最遠送風口分別測靜壓,兩(liang) 者差值即為(wei) 管道風壓損失。
判斷標準:風壓損失應≤設備標稱機外靜壓的 50%(如設備靜壓 200Pa,實際損失需≤100Pa),否則說明管道設計不合理(過長、彎頭過多)。
送風均勻性
簡易方法:在每個(ge) 送風口懸掛輕質紙條(如 A4 紙裁條),開機後觀察紙條飄動幅度,若部分風口紙條不動或幅度明顯偏小,說明管道風量分配不均(可能是分支管道尺寸不一致或閥門未調好)。
二、過濾與(yu) 淨化效果測試(驗證核心功能)
PM2.5 淨化效率
關(guan) 閉門窗,在房間內(nei) 均勻布置 3-5 個(ge) 檢測點(如客廳中央、臥室床頭),測初始 PM2.5 濃度;
開啟新風櫃最高檔,運行 1 小時後複測各點濃度;
計算淨化效率:(初始濃度 - 最終濃度)/ 初始濃度 ×100%。
工具:激光 PM2.5 檢測儀(yi) (精度≥1μg/m³)。
方法:
判斷標準:若室外 PM2.5 濃度≥100μg/m³,室內(nei) 最終濃度應≤35μg/m³(達標),淨化效率需≥80%(如初始 150μg/m³,最終應≤30μg/m³)。
甲醛 / TVOC 去除(針對帶活性炭機型)
工具:甲醛檢測儀(yi) (精度≥0.01mg/m³)、TVOC 檢測儀(yi) 。
方法:在新裝修房間(或人為(wei) 釋放少量甲醛後),關(guan) 閉門窗測初始值,開機運行 2 小時後複測。
判斷標準:甲醛濃度應≤0.08mg/m³,TVOC≤0.6mg/m³,且去除率≥50%(如初始 0.2mg/m³,最終應≤0.1mg/m³)。
濾網完整性檢查
方法:運行 1 小時後,關(guan) 閉設備並拆開濾網,觀察初效濾網表麵是否有明顯灰塵(說明回風正常),高效 HEPA 濾網無破損、無漏風(可用手電筒照射濾網邊緣,若有光線透出,可能密封不嚴(yan) )。
三、密封性測試(防止漏風與(yu) 二次汙染)
管道與(yu) 接口漏風檢測
關(guan) 閉所有送 / 回風口,將設備調至最大風量,用壓力表測機身內(nei) 部靜壓(正常應≥100Pa);
用煙霧筆在管道接口、機身與(yu) 管道連接處、檢修口縫隙處移動,若煙霧被吸入或吹出,說明存在漏風。
工具:煙霧筆(或香煙)、壓力表。
方法:
判斷標準:漏風率應≤5%(即實測總風量與(yu) 設備出風口風量的差值≤5%),漏風嚴(yan) 重會(hui) 導致淨化效率下降、能耗增加。
回風口與(yu) 汙染源隔離
驗證:在廚房烹飪(產(chan) 生油煙)或衛生間排風時,開啟新風櫃,用鼻子貼近回風口,若聞到明顯異味,說明回風口位置不當(距離汙染源過近)或管道密封差,需調整回風口位置。
四、噪音與(yu) 運行穩定性測試(保障使用體(ti) 驗)
噪音測試
設備 1 米處:低檔≤40dB(相當於(yu) 圖書(shu) 館安靜環境),高檔≤55dB(相當於(yu) 正常交談);
相鄰房間:噪音應比設備處低 15-20dB(如設備處 50dB,臥室應≤35dB),否則可能是管道共振(需包裹隔音棉)或機身固定不穩(需重新緊固)。
工具:分貝儀(yi) (量程 30-100dB)。
方法:在設備 1 米處、相鄰房間(如臥室)分別測不同檔位的噪音(關(guan) 機狀態下先測環境噪音,避免幹擾)。
判斷標準:
運行穩定性
測試:連續開機 24 小時,觀察是否出現自動停機、風量驟降、異響等問題;檢查控製麵板功能(如定時、檔位調節、濾網提醒)是否正常響應。
判斷標準:24 小時內(nei) 無故障,參數穩定(如風量波動≤10%)。
五、熱交換效率測試(針對帶熱回收機型)
工具:溫度計(精度≥0.1℃)。
方法:
分別測量室外進風口溫度(T1)、室內(nei) 回風口溫度(T2)、設備出風口溫度(T3);
計算熱交換效率:[(T2-T3)/(T2-T1)]×100%(冬季製熱 / 夏季製冷時測試)。
判斷標準:熱交換效率應≥60%(如冬季室外 5℃,室內(nei) 25℃,出風口溫度應≥25 - (25-5)×(1-60%)=17℃),低於(yu) 50% 可能是熱交換芯安裝反了或密封不嚴(yan) 。
六、綜合驗收標準
若以上測試中,風量、淨化效率、噪音、密封性均達標,且設備運行穩定,則安裝效果合格。若某項不達標,需針對性排查:
風量不足→檢查管道是否堵塞、濾網是否安裝正確、風機是否故障;
淨化效果差→檢查濾網是否適配、漏風是否嚴(yan) 重、回風口是否引入汙染;
噪音過大→加固機身、管道包裹隔音棉、調整風口角度(避免直吹牆麵產(chan) 生共振)。
建議由專(zhuan) 業(ye) 安裝團隊完成測試,並留存檢測數據,作為(wei) 後期售後維護的參考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