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判斷淨化新風櫃的密封性是否良好?
判斷淨化新風櫃的密封性是否良好,需從(cong) 設備本體(ti) 、管道接口、濾網安裝、送回風口連接等關(guan) 鍵部位入手,結合工具檢測和直觀觀察,核心是排查是否存在漏風(未經過濾的空氣混入或淨化後的空氣外泄)。以下是具體(ti) 方法和判斷標準:
一、核心檢測原理
密封性差的主要危害:
未經過濾的室外汙染空氣(如 PM2.5、粉塵)從(cong) 縫隙混入,降低淨化效率;
淨化後的潔淨空氣從(cong) 縫隙外泄,導致送風量不足,能耗增加;
可能引發管道內(nei) 負壓 / 正壓失衡,產(chan) 生異味倒灌(如廚房、衛生間異味滲入)。
二、具體(ti) 檢測方法
(一)設備本體(ti) 與(yu) 濾網安裝密封性檢測
濾網邊緣密封檢測
關(guan) 閉設備,拆開濾網艙門,檢查濾網與(yu) 框架的貼合度(是否有明顯縫隙);
開啟設備至低檔風量,將薄紙片放在濾網邊緣與(yu) 框架的縫隙處,若紙片被吸入(說明漏風),或用手電筒從(cong) 濾網外側(ce) 照射,內(nei) 側(ce) 觀察是否有光線透出(光線直射處即為(wei) 漏風點)。
工具:手電筒、薄紙片(如 A4 紙裁條)。
方法:
判斷標準:濾網邊緣應與(yu) 框架完全貼合,無光線透出、無紙片吸附,否則需重新安裝濾網(確保壓條壓緊)或更換變形的濾網框架。
設備外殼縫隙檢測
方法:在設備運行時,用手觸摸機身接縫處(如櫃體(ti) 拚接縫、檢修口蓋板、控製麵板邊緣),感受是否有明顯氣流(正壓時向外吹風,負壓時向內(nei) 吸風);或用煙霧筆(推薦)在縫隙處移動,觀察煙霧是否被吸入或吹散。
判斷標準:接縫處無明顯氣流感,煙霧筆的煙霧保持穩定(不被縫隙氣流擾動),說明外殼密封良好。
(二)管道與(yu) 接口密封性檢測
管道係統(進風管、出風管、回風管)的接口是密封性薄弱點,需重點檢測:
靜壓法測整體(ti) 漏風率
關(guan) 閉所有送風口和回風口(用塑料膜密封);
開啟設備至最大風量,測量設備內(nei) 部靜壓(穩定後讀數,記為(wei) P1);
保持設備運行,逐步打開一個(ge) 送風口,用流量計測該風口的實際出風量(記為(wei) Q1);
漏風率計算公式:漏風率 =(設備標稱風量 - 所有風口實測總風量)/ 設備標稱風量 ×100%。
工具:風壓計(量程 0-500Pa)、流量計(可選)。
方法:
判斷標準:漏風率需≤5%(即實際總風量≥標稱值的 95%),超過 10% 說明管道存在嚴(yan) 重漏風。
接口局部漏風檢測
針對管道的彎頭、三通、法蘭(lan) 接口、軟管連接處等部位,在設備運行時(保持管道內(nei) 正壓或負壓),用煙霧筆靠近接口:
或在接口處塗抹肥皂水,若出現氣泡(正壓時)或被吸入凹陷(負壓時),即為(wei) 漏風點。
若管道內(nei) 為(wei) 正壓(送風管道),漏風會(hui) 導致煙霧被吹散;
若管道內(nei) 為(wei) 負壓(回風管道),漏風會(hui) 導致煙霧被吸入接口;
工具:煙霧筆、肥皂水(或泡沫噴劑)。
方法:
重點部位:風管與(yu) 設備出風口的連接法蘭(lan) (常見漏風點)、鋁箔軟管的綁紮處(需用專(zhuan) 用卡箍固定,避免膠帶老化開裂)、穿樓板 / 牆體(ti) 的管道預留洞(需用防火密封膠填充)。
(三)送回風口與(yu) 吊頂 / 牆麵的密封性檢測
風口邊緣檢測
方法:設備運行時,用薄紙片或煙霧筆貼近送風口 / 回風口與(yu) 吊頂(或牆麵)的縫隙處,若紙片被吸入 / 吹出,或煙霧被擾動,說明風口安裝不平整(與(yu) 牆麵有間隙)。
處理:需用密封膠(如中性矽酮膠)填充縫隙,避免未過濾的空氣從(cong) 吊頂夾層滲入。
回風口防倒灌檢測
場景:若回風口靠近廚房、衛生間等汙染源,需驗證是否因密封差導致異味倒灌。
方法:在廚房烹飪(產(chan) 生油煙)或衛生間開啟排風扇時,關(guan) 閉新風櫃的送風功能(僅(jin) 開回風),用鼻子貼近回風口,若聞到明顯異味,說明回風口與(yu) 管道的密封失效,或止回閥安裝錯誤(如方向反了)。
三、進階驗證:運行效果反推密封性
若以上檢測工具不足,可通過設備運行後的實際效果間接判斷:
淨化效率異常:若 PM2.5 檢測儀(yi) 顯示室內(nei) 濃度始終高於(yu) 理論值(如室外 PM2.5 為(wei) 100μg/m³,設備標稱淨化效率 90%,但室內(nei) 長期高於(yu) 20μg/m³),可能是外部汙染空氣從(cong) 縫隙混入。
送風量驟降:設備標稱風量 300m³/h,但實測總送風量僅(jin) 200m³/h,且排除管道堵塞、濾網堵塞後,大概率是潔淨空氣從(cong) 縫隙外泄。
管道結露:在高濕度環境(如夏季),若管道非保溫部位出現結露(尤其是接口處),可能是因漏風導致冷熱空氣交匯,間接說明密封性差。
四、合格標準總結
濾網邊緣、設備外殼無漏風(無光線穿透、無氣流擾動);
管道接口漏風率≤5%,局部接口無煙霧擾動或肥皂水氣泡;
送回風口與(yu) 牆麵 / 吊頂縫隙密封完整,無異味倒灌;
運行時室內(nei) 淨化效率、送風量達標,無異常能耗升高(如電費驟增可能因漏風導致設備超負荷運行)。
若發現漏風,需及時用專(zhuan) 用密封材料(如密封膠、防火棉、卡箍)修複,避免影響設備壽命和淨化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