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舉一些關於新風櫃安裝位置的注意事項
新風櫃的安裝位置直接影響其運行效率、安全性、使用壽命及對室內(nei) 環境的影響,需綜合考慮設備功能、空間條件、安全規範等多方麵因素。以下是具體(ti) 注意事項:
一、確保通風效率:避免 “進排風受阻”
進風口與(yu) 汙染源保持距離
進風口需遠離廚房排煙口、衛生間排氣口、垃圾房、化糞池、燃氣熱水器排氣管等汙染源,距離至少 3 米以上,防止吸入異味、廢氣或有害氣體(ti) (如一氧化碳)。
若安裝在室外牆(如陽台、外牆),進風口應避開馬路、工地等粉塵 / 噪音源,必要時加裝防塵網或消音裝置。
排風路徑暢通
出風口需避免正對門窗(防止排出的濁氣被立即吸入),且與(yu) 進風口保持足夠距離(建議≥1.5 米),避免新風與(yu) 排風 “短路”(新風剛進入就被排出,降低淨化效率)。
排風管道需通向室外開闊空間,不可排入吊頂夾層、樓道或其他封閉區域,否則易導致異味堆積或二次汙染。
二、保障設備運行安全:遠離風險源
避開潮濕 / 水源區域
不可安裝在衛生間、廚房(靠近水槽)、陽台地漏正下方等易積水或高濕度區域,防止設備內(nei) 部受潮生鏽、電路短路(尤其電機、控製板等部件)。
若需在陽台安裝,需確保地麵有防水措施,且設備底部墊高(≥10cm),避免雨水倒灌。
遠離火源與(yu) 易燃物
與(yu) 燃氣管道、燃氣灶具、熱水器等明火設備保持安全距離(≥1.5 米),防止設備運行時的熱量(如電機散熱)引燃燃氣或易燃物。
周圍避免堆放紙箱、布料、油漆等易燃物品,預留至少 50cm 的散熱空間,防止設備過熱。
承重與(yu) 固定安全
安裝在地麵時,需選擇平整、堅固的區域(如混凝土樓板),避免鬆軟地麵(如木地板下方未加固)導致設備運行時晃動、噪音增大,甚至傾(qing) 倒。
壁掛式新風櫃需固定在實體(ti) 牆(承重牆或實心磚牆),不可固定在輕質隔牆(如石膏板牆),防止牆體(ti) 承重不足導致脫落。
三、減少對生活的幹擾:兼顧噪音與(yu) 空間使用
遠離休息區與(yu) 靜音需求區
避免安裝在臥室、書(shu) 房、兒(er) 童房隔壁或正上方(尤其櫃式新風櫃,運行時風機有一定噪音),若空間有限,需確保與(yu) 休息區的距離≥3 米,或通過牆體(ti) 、隔音材料阻隔噪音。
客廳、走廊等公共區域安裝時,也需避開沙發、餐桌等常停留區域,防止設備運行時的風聲、震動影響交流或休息。
不占用核心功能與(yu) 動線
避免占用陽台晾曬區、客廳進出通道、廚房操作台麵附近等高頻使用空間,防止影響日常活動(如陽台晾衣服時碰撞設備,或廚房拿取物品時被阻擋)。
小戶型需特別注意:不可因安裝新風櫃壓縮關(guan) 鍵功能區(如把本就狹小的玄關(guan) 完全占用),導致空間擁擠、壓抑。
四、便於(yu) 安裝與(yu) 後期維護:降低長期成本
管線布置便利性
安裝位置需靠近外牆(減少風管長度,降低風阻和噪音),且牆麵 / 吊頂便於(yu) 開孔(避開承重牆鋼筋、水電管線),避免因管線繞行導致的施工難度增加、成本上升。
若需連接多個(ge) 房間的風管,安裝位置應盡量位於(yu) 空間中心(如客廳角落),縮短各房間風管距離,保證送風均勻。
預留檢修與(yu) 更換空間
設備正麵、側(ce) 麵需預留至少 60cm 空間,方便打開麵板更換濾網、清潔內(nei) 部;頂部避免被吊櫃、吊頂完全封死,預留檢修口(尺寸≥設備寬度的 1/2)。
電源插座需靠近設備(距離≤1.5 米),且插座需帶漏電保護,避免電線過長拖地絆倒人或被踩踏損壞。
五、符合規範與(yu) 環境適配:避免違規或功能失效
遵守建築與(yu) 物業(ye) 規定
不可在禁止開孔的外牆(如保溫層較厚的外牆、小區統一規定的外立麵)安裝進排風口,避免破壞建築結構或違反物業(ye) 規定(導致後期整改)。
高層住宅安裝時,需確認外機 / 風口是否符合高空作業(ye) 安全規範,避免因安裝不當引發墜物風險。
適配環境溫濕度
極端環境(如北方冬季零下 20℃以下、南方梅雨季濕度≥90%)需選擇帶防凍、除濕功能的新風櫃,並確保安裝位置通風良好,避免設備因結霜、凝水損壞。
粉塵多的地區(如工業(ye) 區、靠近工地),進風口需加裝高效防塵網,且安裝位置便於(yu) 定期清理濾網(避免因濾網堵塞頻繁停機)。
總結
新風櫃安裝位置的核心原則是:“高效運行、安全可靠、少幹擾生活、易維護”。需結合房屋結構、裝修布局、家庭成員需求綜合評估,必要時在安裝前讓設計師、安裝師傅現場勘查,製定最優(you) 方案。